這期的商業週刊探討一個主題   日本失落年代新發現-不擁有の的商機

日本失落了年代,改變了日本經濟社會面貌,「失落的年代,是否只有悲慘而無亮光?在經濟崩解的年代,是否能找到新的可能、新的活力?」金融海嘯之後,這是許多人心中的疑惑。「How you see the world!(端視你怎麼看待世界)」,「保有舊思維,看到的是不景氣,擁有新思維,看到的是機會。」 

日本泡沫破滅至今十九年,日本人收入變少,買東西的觀念逐漸改變,不再一定要擁有最新、甚至不需要擁有自己的東西,用過的二手商品,只要是新的,是好的,也可以接受。


「買不如租」當道

因為日本陷入通貨緊縮,所有的物價都緩慢下跌,這改變了日本人對價格的觀念:所有東西的價格都會下跌。就連房地產也不例外。

如果買了房子,房價下跌等於資產縮水,所以在日本「買不如租」,這樣的人越來越多。失落十年,扭轉日本人傳統「My」(擁有)的觀念,形成了「擺脫擁有」主義:房子、車子,這個象徵身分與地位的資產,都不再是必要;蕭條年代,「My」的觀念退位,「Share」(分享)的觀念逐漸成為王道。

金融海嘯席捲,民眾手中的資金縮水,再加上裁員減薪新聞不斷,民眾對未來的不確定感增加,導致原本有購屋需求的民眾轉而以租屋代替購屋,根據永慶租屋網統計,08年10月份,永慶租屋網的瀏覽量較去年同期增加83%,08年11月份更比去年同期大增141%,在房價偏高、所得不穩的情況下,民眾購屋意願降低,現階段有賣屋需求的民眾唯有將售價調整至合理價位,才能增加民眾進場的意願。

在台灣這個思維漸漸發生在各行各業

原因無它...1.經濟不景氣    2.失業率攀升   3.實質所得逐年遞減    4.房價不斷竄升買屋成為一生志向   

當擁有不再是用買的...租的也行的時候....在法律允許下任何東西都可能租的到....危機都是機會。

部分文章內容出自  商業週刊第1118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研究中心所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